首页

宠儿高跟鞋插马眼

时间:2025-05-30 04:00:15 作者:国防部:海军医院船将提供更多高质量公共安全产品 浏览量:32699

  小米SU7的确“有点贵”。

  2024年开年的“车圈春晚”落下帷幕,持续了数个月的小米汽车价格之争也终于有了结果。

  3月28日,小米汽车首款产品SU7正式上市,标准版售价21.59万元,PRO长续航版售价24.59万元,MAX版售价为29.99万元。但关于小米SU7售价的争议并没有就此结束。

  一直以来,极致的性价比来小米吸引用户的杀手锏。在苹果、三星、HTC手机动辄售价超过4000元的年代,小米手机在配置接近的情况下,将售价下探至1999元,成功打响了小米的名号。在随后的十数年里,小米生态链逐步衍生至数码穿戴、家电等多个领域,且相关产品都能够给出极具竞争力的价格。

  光大证券在研报中表示,从华为与小米手机客群的用户画像对比来看,华为与小米在手机价格带对应的目标群体等方面存在差异性,小米“平价智能化”已深入人心;和华为相比,手机市场的目标用户群体或延伸至汽车,“华为中高端+智能”对比“小米中低端+性价比”将成为品牌IP的主基调。

  但到了小米汽车,雷军却一反常态。去年12月26日以来,雷军多次强调小米SU7“会有点贵”。临近上市,雷军又多次强调SU7价格“会有点贵”,但“贵有贵的理由”。他表示,小米SU7标准版配置远超Model 3,而且产品上市初期,采购成本也非常高,定价上确实有压力。

  多家车企营销和产品规划部人士认为,雷军三番五次传递这个信息是为了拉高消费者的价格预期,如果最终上市价格低于消费者心理预期,会营造出物超所值的感受。而从最后发布的价格来看,小米SU7并没有达到“有点贵”的水平,雷军在发布会上也说到,小米SU7的价格比特拉斯Model 3更加便宜。

  当然也有不少人认为小米SU7有点贵,甚至比预期的贵了两三万。

  从定价和车型定位来看,小米SU7入局了当前国内最为火热的“532”纯电轿车市场,532是指车身长度5米、轴距3米左右,售价在20万元的产品。在这一细分市场内,已经汇聚了极氪001、极氪007、华为智界S7、星纪元ES等多款新车型。

  “从整体的配置来看,小米SU7的配置有一定的后发优势,但在这一定价下,性价比的优势并不明显。”某新能源车企产品规划总监崔一告诉记者。

  小米SU7标准版车型采用了400V电气架构,动力电池为73.6kWh的弗迪磷酸铁锂电池,没有采用激光雷达。虽然使用了英伟达Orin芯片,但却是84TOPS低算力的版本。而极氪007后驱版车型,售价为20.99万元,采用了比400V架构更加领先的800V电气架构,动力电池则采用了75kWh磷酸铁锂电池。智驾配置方面,极氪007后驱版也没有激光雷达,但采用了英伟达Orin-X芯片,算力达到254TOPS。

  在和极氪、吉利等同价位车型的对比中,小米SU7的核心配置并没有占到明显的优势。崔一认为,SU7每个版型的定价要下调1.5万~2万元,才能够称得上“高性价比”。

  在近两年来激烈的价格内卷之中,除了特斯拉之外的多数中国车企都在“堆砌”配置,通过军备竞赛的方式提高产品竞争力,用户的期待和要求也因此提升至较高的水平。

  在小米SU7之前,华为智界已经有了一次不太成功的尝试。2023年,华为和奇瑞合作的智界S7车型将起售价定在了24.98万元,但受到各种原因影响,该车销量表现并不尽如人意。4月8日,该车将重新举办上市活动。知情人士透露,智界S7或将在第二次上市时复制问界M7的路径,通过降价和增配,实现销量的逆转。

  值得一提的是,小米近几个月来关于价格的讨论,的确起到了快速传播的作用,不少业内人士表示从未有过关注度如此高的新车发布会。一家自主车企营销中心的管理层人士告诉记者,在泼天流量之下,利用消费者对于其它品牌产品不了解的“信息差”,小米汽车有希望迅速收获不错的订单量。

  接下来小米汽车将要面临的考验是生产能力、产品质量以及第二批渠道招商。庞大的流量固然可贵,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,如果产品质量或销售服务环节出了问题,也会被放大。

  汽车行业的竞争是一场马拉松,小米汽车才刚刚起跑。

点击进入专题: 小米汽车上市交付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研究称,中国企业愿为人工智能相关人才提供平均高出33%的薪资

与此同时,法国公司AAA推出的镥标记药物Lutathera显著减缓了肠道肿瘤进展,迅速在欧洲和美国获批。随后,诺华公司收购的一家公司Endocyte开发出一款靶向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(PSMA)药物Pluvicto,延长了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疾病进展时间和寿命。

法国总理访问加拿大 两国今年将启动部长会议

习近平指出,10年前,我访问新西兰,双方决定建立中新全面战略伙伴关系。10年来,中新关系保持健康稳定发展势头,有力增进了两国人民福祉,值得倍加珍惜。中新两国同为亚太地区重要成员,经济互补性、互惠性强,双方没有历史恩怨纠葛,没有根本利益冲突,应该把彼此视为机遇和伙伴,而不是挑战或威胁;应该冷静务实地管控分歧,而不是让分歧定义两国关系。中方愿同新方一道,继续发扬“争先”精神,共同打造相互尊重、彼此包容、聚焦合作、共同发展的中新关系,助力各自国家发展。

“世界最长年节”贵州水族端节“年味”浓

了解到《只此青绿》2024年海外巡演计划,多位使节向主创团队发出邀请,希望自己国家的民众也能近距离感受中国传统美学的震撼。(完)

广西“网红”城市夜市游人如织 城市管理者“护航”夜经济

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。坚定不移推进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部署的司法体制改革,与时俱进、深化落实。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,压实院庭长审判监督“阅核”职责,各级法院裁判质效进一步提升。推动解决法官逐级遴选落实中的问题,优化人员分类管理,让广大干警职业发展可预期、干事创业有劲头。深化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改革,进一步做实审判机关重心下移、就地解决纠纷、方便当事人诉讼,做优人民群众“家门口的最高人民法院”。持续深化司法公开,每季度公开发布司法统计数据。加大裁判文书上网力度,今年已上网文书216.5万件,同比增长111.6%,覆盖审判领域增加、案件类型增多;最高人民法院、高级人民法院上网文书3.5万件,同比增长4.7倍。重视保护涉案当事人隐私等合法权利,隐去相关识别信息,确保当事人及其家人生活工作、企业单位经营发展不受文书上网影响。部署推进全国法院“一张网”建设,深化司法大数据分析应用,完善智能辅助审判系统、在线诉讼服务平台功能,推动智慧法院迭代升级,提升案件审理、审判管理、促推治理数字化、智能化水平。

湖北襄阳:夜游激活古城文旅新体验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